仪器设备
试剂耗材
解决方案
test
二十世纪中叶,人类文明史迎来了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DGA等军事机构对实验室芯片技术很感兴趣,因为这样的技术能够使他们尽快发现部队和平民遭遇到的生物威胁。微流控芯片技术也被NASA誉为空间生物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
受到集成电路的启发,为了满足生物和化学分析仪器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大量的资金投入推动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那就是微流控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
1979年,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气相色谱研究中首次真正使用微流控芯片实验[1]。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和微加工技术在聚合物芯片生产过程中的发展,微流控芯片研究在80年代末蓬勃发展,这种对聚合物的微型加工技术也有了它真正的名称——软光刻(Soft-Lithography),又称软刻蚀。
目前该技术通过微加工工艺在硅、金属、高分子聚合物、玻璃、石英等材质的基片上,加工出微米至亚毫米级的流体通道、反应或检测腔室、过滤器或传感器等各种微结构单元。
相较于微电子行业的的硅片制造,聚合物微芯片较容易制造,这使得许多实验室能够展开微流控芯片领域的研究。微通道的微米级别尺寸与细胞基本相符,因此早期微流控芯片研究更侧重于细胞生物学。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使研究者能够轻松地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此后,更多的生物化学操作的微型化的研究大量开展,将所有从样品采集到终分析的步骤整合到一块芯片上,配合流体控制或分析仪器实现从采样到分析的所有操作,人称微型总分析系统μTAS[2]。“微流控芯片的研究早已超出了学术界的范畴,它很可能成为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之间沟通的桥梁”[3]。
在生物医药行业,微流控芯片技术也被广泛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1995年首家从事微流控芯片技术的CaliperLifeSciences公司成立,大大推动了微流控芯片的商业化进程。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公司于2011年收购芯片实验室技术领导者Caliper生命科学公司,2014年发布LabChip®GX Touch以及LabChip®GXIITouch自动化微流控芯片电泳系统[4,5],该系统在灵敏度与分辨率方面,与传统毛细管电泳技术相当,但在样品检测速度方面,LabChip®蛋白样品分析速度是传统毛细管电泳技术的70倍[6]。
微流控芯片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单细胞功能分析,如IsoPlexis公司的全自动单细胞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系统。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2018年推出基于微流控技术商业化产品IsoLight,IsoSpark,IsoSparkDuo。通过单细胞蛋白组芯片上12,000个微室同时可捕获上千个细胞,并利用每个微室中固定包埋的Barcode抗体条形码技术捕获32种活的细胞因子,还可以检测单细胞胞内磷酸化通路,以此来揭示细胞亚群中独特的免疫生物标志物,推动免疫疗法及靶向治疗精准化发展。
感谢阅读,接下来两期,我们来重点聊聊LabChip®微流控芯片系统和IsoPlexis全自动单细胞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系统的应用吧。
参考文献:
[1]S.C.Terry,J.H.Jermanand J.B.Angell:A Gas Chromatographic Air Analyzer Fabricated on aSilicon Wafer,IEEE Trans.Electron Devices,1979,26(12),1880-1886.
[2]BontouxN, Dauphinot L, Potier M C. Elaborating Lab-on-a-Chips for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alysis[J]. Lab on a Chip Technology:Biomolecular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2009,2,167.
[3]林炳承秦建华.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精)[M].科学出版社,2006.
[4]PerkinElmer以6亿美元收购Caliper,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9/201199110050485.htm
[5]PerkinElmer发布LabChipGX Touch以及GXIITouch自动化电泳系统,
https://www.antpedia.com/corp/news-2589.html
[6]ChenX, Tang K, Lee M, Flynn GC. Microchip assays for screening monoclonalantibody product quality. Electrophoresis.2008,29(24),4993-5002.
本研究旨在研究循环急性期脑源性tau(BD-tau)是否与缺血性卒中后的功能结果相关。 研究纳入Sahlgrenska Academy缺血性卒中研究队列(SAHLSIS),通过一种特异性量化BD...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近日成功完成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的安装和操作培训。该实验室是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天府实验室组成部...
动物模型传统评估方法不给力?瑞孚迪荧光探针来助力! 动物实验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药物的药效评价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
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上海 · 苏州 · 南京 · 杭州)
上海市浦东新区环科路999弄浦东国际人才港13号楼2楼 | 400-820-3556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21幢5层08单元 | 0512-6510798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9号雨花客厅3幢609室 | 025-83531339
杭州市钱塘新区2号大街519号佳宝科创中心1号楼1005室 | 0571-86630817
2019 © Shanghai Weichi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沪ICP备18022436号-1
沪(浦)应急管危经许[2022]202300(Y)
网站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公司&上海SEO优化公司-派琪网络
投诉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