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玮驰 > 动态资讯

更灵活更灵敏:瑞孚迪均相检测技术赋能纳米抗体的高效筛选

时间:2025-07-25 来源: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 阅读:23

纳米抗体引领生物医药新浪潮

近年来,纳米抗体(又称VHH)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和卓越的生物学特性,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生物医药研发的新浪潮。2018年,全球首个纳米抗体药物Cablivi(caplacizumab)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阿斯利康、烁星生物、复宏汉霖、康宁杰瑞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纳米抗体药物研发,涵盖CAR-T、双抗、ADC等多个治疗领域。

纳米抗体的作用原理与独特优势

纳米抗体(Variable Heavy-chain-only Antibody,单域重链抗体),又称VHH,是一种仅由重链可变区(VH)构成的特殊抗体。与传统IgG抗体(含重链和轻链)不同,纳米抗体不含轻链,但仍能高效结合抗原,并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高、组织穿透性强等独特优势。

(1)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

  • 单域结构:仅含15 kDa的单一可变区,缺乏Fc段
  • 保守性FR2区:含V37F/Y、G44E等特征氨基酸,显著增强耐酸碱性
  • 凸型CDR3:可深入抗原裂隙(如酶活性中心、GPCR结合位点)

(2)纳米抗体的功能优势

  • 小分子量:可穿透血脑屏障,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 卓越的稳定性:可开发口服、吸入等非注射剂型
  • 灵活的多价构建:可用于设计双抗、三抗或ADC药物
  • 较低的免疫原性:人源化改造简单,临床转化优势明显

瑞孚迪解决方案:精准/高效纳米抗体检测

传统纳米抗体筛选方法(如ELISA、噬菌体展示)存在通量低、假阳性率高、灵敏度不足、数据分析复杂等问题。瑞孚迪的均相检测技术,为纳米抗体研发提供高通量、高灵敏度、智能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 免洗涤均相检测:无需包被、洗涤等繁琐步骤,"加样-孵育-检测"三步流程仅需2小时,大幅缩短实验时间,实现高通量筛选;
  • 超高灵敏度与低背景干扰: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技术,延迟检测可消除短寿命背景荧光,使信噪比提升10倍以上,AlphaLISA采用信号放大微珠,灵敏度达fg/mL级,尤其适合低丰度纳米抗体的检测;
  • 兼容复杂样本基质:对样本基质耐受性强,可在血清血浆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直接检测,避免纯化步骤的损耗。

瑞孚迪提供两种可灵活选择的纳米抗体检测模型:

直接识别纳米抗体

在检测体系中,供体(donor)标记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蛋白标签,而受体(acceptor)则标记有高亲和力的抗纳米抗体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纳米抗体的框架区(FR)。当靶蛋白与纳米抗体成功结合时,供体和受体在空间上相互靠近,从而产生可检测的信号,通过酶标仪测量该信号的强度。

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库筛选

AlphaLISA受体珠与M13噬菌体主衣壳蛋白结合,实现免洗检测,适用于肽,纳米抗体或scFv的选择和滴定。

 

结语

随着基因编辑、AI建模等技术的进步,纳米抗体在肿瘤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持续扩大。瑞孚迪检测技术将持续升级,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开发,瑞孚迪的高效、精准和自动化优势都能帮助科学家更快、更好地实现突破。

产品列表